中美第四轮会谈或将开始,中方代表赴美,特朗普修改议题,中方回了15个字!
日前,特朗普在会见韩国总统李在明时,突然对华撂下狠话,称中方必须向美国供应稀土磁铁,否则就要面临被征收200%的关税。几乎同一时间,美国媒体就迫不及待地爆出一个大消息:路透社引述《华尔街日报》的说法,中方代表在访问加拿大之后,会接着访问美国。
目前这一消息已经得到中国商务部确认,这也不由得让人猜测,难道中美这是要进行第四轮关税谈判了吗?
关注中美关税博弈的朋友们都知道,中美已经进行了三轮关税谈判,分别是在瑞士、伦敦和斯德哥尔摩,如今中美似乎进入一个短暂的休战期。如今特朗普一边对华发出威胁,一边却又主动放风要和中国谈,这倒底是什么意思?
说到底,是特朗普政府被逼无奈,要跟中国谈了,因为在短暂的休战期间,中国的反制手段并没有停下来,这让美国特别难受,所以美国才会公开喊话,说到底就是希望中国高抬贵手,放美国一马。
只不过,即便是美国有求于中国,特朗普的嘴依然很硬,针对这次中美会晤,他表示,这次不仅要谈关税问题和技术出口问题,还要谈大豆问题。所谓的大豆问题,其实特朗普就是希望中国大量采购美国的大豆,并用关税问题来要挟中国。
之所以把大豆问题摆上谈判桌,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内压力太大,迫使他不得不这么做。美国大豆出口近年来持续下滑,前两年的出口量更是跌到二十年最低水平。大家知道,美国大豆主产区的农民是特朗普的核心票仓。如果大豆滞销的问题得不到解决,必然会影响明年中期选举共和党的选票。
此前,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喊话,称要求中国把大豆采购量提高四倍,表面上看,这是一种经济诉求,实际上更是一种政治姿态。
面对美方高调提出的大豆议题,在例行记者会上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只用了15个字回应:“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。”这看似简单的回应,却是典型的外交留白艺术。既没有确认也没有否认议题的重要性,而是把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中方能够如此冷静回应是源于自身实力的增强。
中国已经深度绑定南美供应链,与巴西、阿根廷等大豆出口国签署了长期协议,建立了比美国大豆更稳定的供应链,所以不再像以往那样依赖美国大豆。
而且,大豆并不是中方关注的核心议题。中方这次谈判的两个主要目标是:要求美国取消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产品加征的20%关税,以及希望美方放宽关键技术出口限制。所以说,从目前情况看,第四轮谈判大概率会继续保持僵持状态,特朗普想通过关税胁迫中国采购美国大豆,大概率也是要落空了,当然,如果美国让步够多,中方也不是不能考虑。
长胜证券-长胜证券官网-陕西股票配资公司-免费杠杆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