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,这个蜷缩在菜摊角落、其貌不扬的食材,总在锅碗瓢盆间扮演着暖心的配角。炖汤时扔进几块驱寒提味,蒸鱼时撒上少许去腥增香,少了它似乎也成席。
然而,近日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(NIA)于《PLOS ONE》发文表示,生姜中含有的姜烯酮A物质,在实验验证下,可在2天内清除生物体内50%老弱细胞。
该实验消息发出后,不少健康爱好者确信日常摄入生姜,可以强身健体,延缓衰老。不过,生姜真能抗老吗?
1、 身体“清道夫”?2天清除50%老化细胞
为探究生姜对人体衰老的作用,研究团队从骨髓中提取出老化的人类,并加入浓度为20μM的姜烯酮A进行干预,观察其48小时后的变化。
结果显示,经姜烯酮A处理后,不仅50%老化细胞被清除,细胞的分裂活力也获得大幅提升。实验负责人Luigi Ferrucci教授解释道:这相当于60岁生理状态的细胞,仅用两天便退回到30岁左右的活跃水平。
众所周知,作为人体内基本的功能单元,细胞老化,即带动生物体的老化。这些老化细胞不仅功能衰退,还会释放一种名为“SASP”的坏因子,加速周围健康细胞的衰老进程,被科学家称为“僵尸细胞”。
在此共识基础上,科学界将清除衰老细胞,认定为对抗机体衰老最直接有效的策略之一。2020年,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更将其纳入“全球突破性技术”之一。Amazon创始人首富贝索斯也斥资30亿美元创立ALOS医学研究所,向衰老细胞“宣战”。
如今,研究人员在生姜中,发现了简单且成本极低的衰老细胞清除方式,且除姜烯酮A外,生姜中还蕴含姜辣素、姜烯酚、姜油酮等多重有益成分,助力个体抗炎、抗氧化、抗菌等。
种种发现令社会大众兴奋不已,纷纷感叹:“每天多吃生姜,不就能实现健康抗老了?”
2、暗存风险?科学家发现新途径
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。研究表明,生姜中姜烯酮A的含量不足2%,且该成分易挥发、不稳定。若想单纯通过食用生姜,达到实验中的抗老效果,则需每日将生姜当成主食般食用,即便只是希望提升免疫力,也需每日喝一升以上的姜茶,这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现实。
且生姜特有的辛辣气味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。同时,美FDA曾发出警告,过量摄入生姜可能增加患病的潜在风险。在此背景下,科学家将目光转向了被称为“细胞能量工厂”的线粒体,其被称为衰老九大标识之一,与细胞健康密切相关。
2013年,哈佛医学院发表在《Cell》上的一篇论文显示,通过调控老年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的线粒体功能,实验体在提升身体机能方面表现出不俗潜力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5年后,日本知名生科企Bioagen基于该机制,推出了全球首款线粒体科技成果“派络维pro”。
据悉,其通过mitolive专利成分,主打线粒体延缓衰老的概念,落地后几乎一炮而红。多次在东京三越、伊势丹等场所掀起热潮,并随着游客潮而走向国际。在那几年,世界首富马斯克之母梅耶,也曾身穿写有“我爱线粒体”字样的衣服,火势难掩。
2021年,该成果被京东等跨境渠道引进国内。截止目前,“派络维pro”全网已触达数十万中高净值群体,正向反馈突破2万余条。
3、切忌过度追捧,日常做起才为真
从调味品、药材,到如今的抗老研究新星,生姜的身份不断演变。不过在抗老风潮日益膨胀的今天,大众尤其需要以科学、理性的态度看待各类“健康食材”或“抗老疗法”的宣传。
诸如“每天一勺花椒,年轻十岁不是梦”“枸杞代替药物”等夸大说法,虽然一些天然食材中确实含有抗氧化物或抗炎成分,但脱离量与科学背景空谈“疗效”,不仅缺乏实验支持,还可能误导消费者忽视真正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。
正如国家卫健委倡导,抗衰老并非依靠某一种“超级食物”,而是长期坚持全面、均衡的膳食习惯。当然,随着抗老研究的不断推进,我们也期待科学的抗衰方案会更多元化,真正走入大众生活。
长胜证券-长胜证券官网-陕西股票配资公司-免费杠杆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